“我最近翻了好几本末世文,发现十本里有八本都是天寒地冻 —— 要么是突然降温,海水冻成冰原;要么是太阳没了温度,出门五分钟睫毛能结冰碴子。
一开始我也纳闷,咋不写洪水、旱灾,非得跟冷杠上?后来看进去才发现,极寒这东西,折磨人是慢慢来的,特适合写生存的挣扎。你想啊,冷了不能硬扛,得找柴火烧、得抢厚衣服、得挖冻在地下的食物。主角今天找到一件羽绒服能高兴半天,明天柴火不够了又得提心吊胆,这种一点点磨人的劲儿,比一下子全毁了更让人揪心。
而且冷的时候,人特别想凑在一块儿。几个人挤在破屋里烧着唯一的煤炉,分半块冻硬的面包,这种时候最容易写出人情冷暖 —— 有人为了多块木炭捅刀子,也有人宁愿自己挨冻把毯子让给孩子。不像写高温,热到极致人都想躲远点,很难有这种抱团取暖的戏码。
我还发现个小细节,极寒里的‘暖’特别让人稀罕。比如主角在冰天雪地里找到一个还能发电的暖手宝,或者煮一锅冒着热气的土豆汤,光是想想那画面,都觉得比平时珍贵十倍。这种在绝望里抠出来的小希望,比写别的末世更戳人。
不过看久了也有点审美疲劳,总想着啥时候来个‘末世里突然春暖花开’的反转,说不定更带劲?”

标签: no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