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班后闲下来的时间可以干什么?
每天下班回到家,往沙发上一瘫的那一刻,总觉得“闲下来的时间好宝贵,可不能浪费”,但真要问能干啥,又常对着手机刷到犯困——其实试过之后才发现,下班后的时间不用安排得多满,哪怕做点“无用但舒服”的事,也比浑浑噩噩过去强。
我最近在试的几件事,感觉还挺解压的:
比如花20分钟“折腾吃的”。不是那种复杂的大菜,就是煮碗面卧个蛋,或者切盘水果摆得好看点。看着热气腾腾的食物在眼前冒气,哪怕只是简单的烟火气,也比外卖盒堆在桌上强——吃的时候慢慢嚼,脑子里不想工作,就专注于“这口面有点咸”“这草莓真甜”,吃完收拾碗筷的过程,也像给当天的疲惫收了个尾。
或者做点“不动脑的手工”。我买了本涂色书,下班偶尔涂两页,不用想配色,随便选支彩铅瞎涂,看着空白的线条慢慢被填满,心里那点乱糟糟的劲儿也跟着顺了。朋友有织围巾的,有拼乐高的,甚至有人喜欢擦桌子、整理抽屉——这种“重复性小动作”特别神奇,不用费脑子,却能让人沉下来,比刷短视频那种“越刷越慌”的感觉踏实多了。
也试过“出门晃一圈”。不用特意去健身房,就下楼绕着小区走两圈,看看大爷大妈跳广场舞,听听路边小贩的叫卖声,甚至蹲在花坛边看会儿猫。白天在格子间里待久了,接触点真实的人间烟火,会突然觉得“生活不止KPI和报表”。有次看到卖烤红薯的大爷收摊,推着车哼着小曲儿往家走,突然觉得这种“慢慢来”的节奏,比下班后硬逼自己学技能要治愈得多。
其实下班后的时间,最该伺候的是自己的情绪。不用非得“提升自己”“搞副业搞钱”,哪怕只是发会儿呆,或者翻两页没营养的闲书,只要能让第二天早上起来时,觉得“昨晚过得还挺舒服”,就不算浪费。毕竟日子是一天天过的,下班后的那几个小时,本就该是给生活“松松弦”的时间啊。